一身壮硕的肌肉、结实的胸膛与六块腹肌、利落清爽的短发、男性的打扮、浑厚的声音——这个人出现在女更衣室,会引发不少的骚动。
“你那个是男人的胸,你是男人!”这是28岁的罗小风,在女更衣室常常遇到的窘境,别人总是认为她是男的,但她从没有动过变性手术,生理上仍是女性。
但由于外表过于阳刚,她都是去男洗手间的间格厕所,避免进入女洗手间带来的麻烦,她曾在男厕碰见父亲──那是她人生最尴尬的时刻之一。
香港出生的小风是一位健美运动员,是大学助教。她形容自己不完全是男,也不完全是女,虽然身型与男性无异,但有时是“他”、有时是“她”,是一位“性别流动者”。
“性别流动”(Gender Fluid)是“跨性别”(Transgender)的一种,意指该人不认为自己有一个固定的性别,可以随时改变,或是同时拥有不止一个性别。
正如许多性别议题一样,这个概念是否存在、应如何解构,充满争议。医学界经过多年的辩论,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,才不把跨性别视作精神病。
小风坦言,要让社会了解“性别流动”这个概念并不容易,毕竟性小众在社会上受尽压迫,不敢在人面前诉说自己的故事,但她自己却选择站出来,希望外界了解她的故事、她的看法,也许不能尽得所有人的认同,但却是一个切入点,去反思性别为何物。
“我觉得不可以只用胸来决定是男人还是女人,”她说,“性别不是二元,可以多元、流动,我就是我。”
小风自言,小时候和其他小朋友没有很大的分别,留着长头发,很喜欢父母为她结辫子。她是家中长女,有两个妹妹,家中无数女生玩具,很多大大小小的洋娃娃。
她没有特别渴求男生的玩具,女校成长的她,连接触男孩子的机会也不多,“我小时候对性别、性向,没有甚么概念。”
母亲是天主教,自小受洗,小风经常去教会参加宗教活动。父亲教书、母亲在图书馆工作,她自小与书结缘,又学小提琴,父母有意把她培养成文静内向的女孩。她满脑子也是念书,希望考取好成绩,获得父母的认同。
“我小学时有想过要做修女,因为经常回教会,我也没有其他活动,读书上比较自律,我觉得修女那种自律生活很适合我,现在喜欢玩健美,也是因为我是一个很自律的人。”
她说,自己到初中一直是一个虔诚的教徒,但自从发现自己的性取向与众不同的时候,她离开了教会。
女同志
刚踏入中学,小风情窦初开,对象是一个长头发的女生,在小风眼中,这个女生聪明、自信、表达力强、比同年的人成熟。
但小风表白失败,那个女生对她说,女生喜欢女生是不正常的。
“起初我不知道,‘我喜欢女生’从社会的角度看是有问题的,直至别人告诉我,女女关系是不正常的,我才认识到同性恋是一个禁忌。”
小时候她埋首念书,不多看电视或爱情小说,爱情与性别的概念,同样模糊。
“同性恋”这个字进入了她的视野,她注意到教会对同性恋的印象十分负面,比其他事情所背负的罪名更重,教会的解读让她感到不舒服,她决定离开教会,变成一个没有宗教归属的人。
在中学时期,她与另外一个女同学谈恋爱,但过程充满波折,对方家长把她的女朋友管得很严,她们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,拍拖也只能偷偷摸摸——地下情,是众多同志恋情的必经阶段。
幸好,身边的朋友对她俩均十分支持,然而她们两人当时也是长头发,常常会被人问到,到底谁扮演男生的角色,谁是TB(Tomboy)。突然有一天,小风觉得外表上要更男性一点,毅然把长头发剪掉,甚至把其中一边剃光,也不再带胸罩,让自己变得男性化,有时候甚至偷偷地穿父亲的衣服。
这种叛逆的转变惹来家人的反对,她父亲当时是她学校的副校长,针对她与时任女朋友的是是非非,周围早已传遍,她作出男性化的改变,成为家庭争执的触发点。
“你那个是男人的胸,你是男人!”这是28岁的罗小风,在女更衣室常常遇到的窘境,别人总是认为她是男的,但她从没有动过变性手术,生理上仍是女性。
但由于外表过于阳刚,她都是去男洗手间的间格厕所,避免进入女洗手间带来的麻烦,她曾在男厕碰见父亲──那是她人生最尴尬的时刻之一。
香港出生的小风是一位健美运动员,是大学助教。她形容自己不完全是男,也不完全是女,虽然身型与男性无异,但有时是“他”、有时是“她”,是一位“性别流动者”。
“性别流动”(Gender Fluid)是“跨性别”(Transgender)的一种,意指该人不认为自己有一个固定的性别,可以随时改变,或是同时拥有不止一个性别。
正如许多性别议题一样,这个概念是否存在、应如何解构,充满争议。医学界经过多年的辩论,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,才不把跨性别视作精神病。
小风坦言,要让社会了解“性别流动”这个概念并不容易,毕竟性小众在社会上受尽压迫,不敢在人面前诉说自己的故事,但她自己却选择站出来,希望外界了解她的故事、她的看法,也许不能尽得所有人的认同,但却是一个切入点,去反思性别为何物。
“我觉得不可以只用胸来决定是男人还是女人,”她说,“性别不是二元,可以多元、流动,我就是我。”
小风自言,小时候和其他小朋友没有很大的分别,留着长头发,很喜欢父母为她结辫子。她是家中长女,有两个妹妹,家中无数女生玩具,很多大大小小的洋娃娃。
她没有特别渴求男生的玩具,女校成长的她,连接触男孩子的机会也不多,“我小时候对性别、性向,没有甚么概念。”
母亲是天主教,自小受洗,小风经常去教会参加宗教活动。父亲教书、母亲在图书馆工作,她自小与书结缘,又学小提琴,父母有意把她培养成文静内向的女孩。她满脑子也是念书,希望考取好成绩,获得父母的认同。
“我小学时有想过要做修女,因为经常回教会,我也没有其他活动,读书上比较自律,我觉得修女那种自律生活很适合我,现在喜欢玩健美,也是因为我是一个很自律的人。”
她说,自己到初中一直是一个虔诚的教徒,但自从发现自己的性取向与众不同的时候,她离开了教会。
女同志
刚踏入中学,小风情窦初开,对象是一个长头发的女生,在小风眼中,这个女生聪明、自信、表达力强、比同年的人成熟。
但小风表白失败,那个女生对她说,女生喜欢女生是不正常的。
“起初我不知道,‘我喜欢女生’从社会的角度看是有问题的,直至别人告诉我,女女关系是不正常的,我才认识到同性恋是一个禁忌。”
小时候她埋首念书,不多看电视或爱情小说,爱情与性别的概念,同样模糊。
“同性恋”这个字进入了她的视野,她注意到教会对同性恋的印象十分负面,比其他事情所背负的罪名更重,教会的解读让她感到不舒服,她决定离开教会,变成一个没有宗教归属的人。
在中学时期,她与另外一个女同学谈恋爱,但过程充满波折,对方家长把她的女朋友管得很严,她们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,拍拖也只能偷偷摸摸——地下情,是众多同志恋情的必经阶段。
幸好,身边的朋友对她俩均十分支持,然而她们两人当时也是长头发,常常会被人问到,到底谁扮演男生的角色,谁是TB(Tomboy)。突然有一天,小风觉得外表上要更男性一点,毅然把长头发剪掉,甚至把其中一边剃光,也不再带胸罩,让自己变得男性化,有时候甚至偷偷地穿父亲的衣服。
这种叛逆的转变惹来家人的反对,她父亲当时是她学校的副校长,针对她与时任女朋友的是是非非,周围早已传遍,她作出男性化的改变,成为家庭争执的触发点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